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代码:320201
专业名称:护理
二、培养目标与规格
(一)培养目标
培养拥护党的方针政策,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坚实的医学科学、护理、预防保健学及人文关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医德素养,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积极的创新精神,能在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及相关机构从事临床护理、教学、科研工作,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高层次技术技能型护理人才。
(二)培养规格
毕业生应达到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素质和技术技能等要求:
1.知识要求
(1)掌握本专业必需的自然科学、基础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系统地掌握护理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3)掌握生命各阶段常见病、多发病基本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防治原则及相关护理知识。
(4)掌握特殊人群预防保健及健康促进的相关知识。
(5)掌握基本的急救理论知识及应急技术。
(6)掌握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7)熟知一定的传染病防治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有关知识。
(8)了解我国卫生工作的基本政策和法规及护理科发展趋势。
(9)掌握相应的英语、计算机及信息技术、文献检索等工具性知识。
2.能力要求
(1)具有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认识到持续自我完善的重要性,不断追求卓越。
(2)具有团队合作精神,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及挫折的能力。
(3)具有独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初步的教学能力、管理能力及科研能力。
(4)具有正确书写护理相关文件的能力。
(5)具有良好的沟通交流与合作能力。
(6)具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和会话、专业英语阅读能力和较熟练的办公自动化设备基本操作能力。
3.素质要求
(1)思想素质:热爱祖国,愿为祖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健康而奋斗。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珍视生命,关爱护理对象;尊重他人,具有集体主义精神及开展护理服务工作的观念。
(2)专业素质:具有科学精神、慎独修养、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及符合职业道德标准的职业行为。保护隐私、尊重人格和个人信仰,理解他人的文化背景及价值观,具有爱心,为服务对象提供耐心、细致的医疗服务。
(3)文化素质:树立依法施护的法律观念,在执业活动中,学会用法律保护护理对象和自身的权益;具有创新和评判精神,具有循证实践、勇于修正自己或他人错误的态度,树立终生学习观念,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和推动专业发展的态度。
(4)身心素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达到老员工体育锻炼标准。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身体健康,心理状态良好;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承受挫折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4.技术技能要求
(1)具有为护理对象的身体、心理、社会、文化等方面提供整体护理的能力。
(2)具有运用多学科知识和评估技能,制定护理计划并对不同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的基本技能。
(3)掌握基础护理技术、急救护理技术、基本专科护理技术和常用诊疗技术的配合,能为护理对象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护理技能。
(4)具有对常见病、多发病病情和常用药物疗效、不良反应的观察能力和护理技能。
(5)具备从事护理、助产、康复、养老等所需的护理专业技能。
(6)具有急危重症的抢救配合和应急护理能力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救护技能。
(7)了解护理专业前沿技术、发展动态和行业需求,了解国家护理领域技术标准,相关行业政策、法律和法规。
(8)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收集的基本方法,具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获取、评价和利用护理信息的基本技能。
(9)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名称
三、主干学科、核心课程和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一)主干学科
护理、临床医学
(二)核心课程
本专业共有5门核心课程,分别是:
1.内科护理
本课程是临床护理中的一门重要的学科,是内科各科护理的基础。通过本课程,使员工掌握各系统常见疾病的原因及临床表现,熟悉疾病的治疗原则及要点,了解疾病的发病机理及相关辅助检查,并能够运用护理程序对病人进行护理评估,提出护理诊断、实施护理措施,同时具备向个体、家庭、社区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服务的能力。
2.外科护理
本课程是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针对外科疾患进行整体护理的一门应用性科学。本课程需要重点掌握外科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外科系统各专业常见病、多发病病人的整体护理。通过对该课程的整体学习使护士能够根据病人身心健康需求、社会家庭文化需要,以健康为中心,应用护理程序为病人提供整体护理。
3.妇产科护理
本课程是一门诊断并处理女性现存和潜在的健康问题,为妇女健康提供服务的科学。讲授内容包括妇科病史采集与检查,妊娠期、分娩期妇女的护理,妊娠并发症、合并症妇女的护理,分娩期、产褥期疾病妇女的护理,女性生殖系统炎症的护理等。同时本课程注重对员工思维能力、交流能力、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
4.儿科护理
本课程是研究儿童生长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一门专科护理。讲授内容包括:不同年龄阶段小儿的特点,儿童家庭成员的心理感受和服务要求,儿童预防保健、健康指导、疾病护理和家庭支持等。本课程注重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介绍,使员工理论结合实践,提高对患儿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
5.护理研究学
本课程是将护理研究应用于护理实践,以提高护理质量的一门主干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护理研究的基本程序、研究工具性能的测定、护理论文的撰写、论文的评价、循证护理、护理科研管理和护理科研项目申请书的撰写与评价、文献检索、统计学软件的应用等。本课程旨在促进员工科研意识的形成,有助于养成严谨的科研和工作态度,并为护理专业的发展提供动力。
(三)主要实践性环节
1.课堂教学中的实验与实践
基础护理、临床护理相关主干课程均设有实验与实训教学。基础护理及各临床护理课程基于临床工作过程,将知识转化成工作任务,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式使理论与实践充分融合,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2.集中认知实习
员工在学习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利用第一学期寒假员工带着任务进入临床,分别见习内、外、妇、儿、精神科、急诊科等相关科室,分别在各科室的对员工在常规护理工作内容和各临床科室的专科护理特色对员工进行临床指导,提高员工对护理专业的认知兴趣,为第二学期学习各科临床课程做好准备。
3.校内集中训练
结合学期课程安排与员工发展需要,第二学期进行护理综合理论加技能训练,系统复习理论知识及锻炼员工的动手操作能力,强化各项基础及专科护理知识和操作技能,检验员工的职业素养,提高员工护士资格考试的通过率,为进入临床工作做充分准备。
4.集中实习
员工在完成课堂教学后,进入各教学医院开展实习,在带教老师指导下能完成基础护理操作,逐渐过渡到能独立完成各科室日常工作流程,并掌握各临床科室的专科护理,培养护理职业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并写出实训实习日志和报告。
5.毕业论文
结合专业特点和员工自身特长,确定选题,指导教师布置任务,员工根据要求完成设计并进行答辩,通过毕业设计,使员工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全面和系统的应用,培养综合运用已有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是授予学士学位的重要依据之一。
四、学制与学分要求
(一)学制
基本学制二年,在校修业年限2--4年。
(二)学分要求
本专业要求员工必须修满规定的必修课、选修课及所有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学分,成绩合格,且通过毕业设计论文答辩,获得总学分88学分,准予毕业。
五、授予学位
授予学位:取得毕业资格并符合学校学位授予规定的毕业生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六、学程时间安排表(以周记)
七、课程设置及学时、学分分配
八.课程结构与学时